名师广场

登录
工作室首页 > 话题列表 > 话题详情

只看楼主 “五育融合”视域下劳动教育的过程逻辑与未来路向

  • 楼主

    廖小红

    话题:41

    精华:0

    积分:2293

    阅读:425 回复:4 2023-03-05 21:06:40

  • 2楼

    廖小红

    话题:41

    精华:0

    积分:2293

    一、内涵重构:“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劳动教育

    以“五育融合”为视角,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实践不再局限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注重学生通过参与某一特定劳动实践实现教育目的,而且在此基础上,将劳动教育融入、渗透到德、智、体、美“四育”之中,以实现学生劳动态度、劳动价值观、劳动能力培养的全程渗透、全员参与、全方位介入。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回归劳动的本质,重新思考劳动教育的内涵,这是实现“五育融合”的理论前提。


    2023-03-05 21:07:20

  • 3楼

    廖小红

    话题:41

    精华:0

    积分:2293

    二、融合创生:“五育融合”视域下劳动教育发生的过程逻辑

    “五育融合”视域下劳动教育的发生,本质是以劳动为联结点,通过引导学生将“学”与“做”融通,促使学生成为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的人。

    (一)以学致思:引导学生由知识学习的“旁观者”成为“当事者”

    反思是个体生命成长的根本动力,反思产生于个体作为“当事者”的问题制造,“只有制造问题的当事者才掌握着问题的秘密,因此才有可能加以反思,而旁观者的理解无非是评论或解释,并非反思”。“旁观者”式的学习更多的是对知识权威的崇拜与迷信,其所学尚未与个人的生命成长建构起有意义的关联,从而弱化了学习的应然价值;而“当事者”式的学习则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主之“思”明辨所学内容之于自我成长的独特价值,将确定性的知识转化到自我精神世界之中,以应对不确定性的生命实践。从个体发展的角度而言,只有当自觉地作为“当事者”,所学内容才可能转化为个人发展的动力。劳动教育的内涵决定了在教育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提升学生“学”与“做”融通的能力。这一能力的达成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学”与“做”融通的思维方式、反思工具或方法。具体而言,应通过师生互动与协作,针对某一学习主题或问题形成相应的解决方案与策略,学生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与运用,然后进行反思。学生通过置身式的介入与反思,克服单向的“学”或“思”的盲目性、随意性与碎片化,从而使个体从知识占有走向转化与创造。当学生自觉地反思自身所学,并具备反思的能力时,作为主体的脑力劳动之“思”便开始发生。学习也就不再是“对抽象的彼岸世界的发现,而是对知识与个体所处的共在世界的双向建构”。

    (二)由思而事:促进学生由“认识主体”成为“实践主体”

    “人学会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变世界,实践是认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教育体现为引导个体对客观世界展开合目的、合规律的改造。劳动教育培养的是学生将“学”与“做”相结合的意识与能力。一方面,促使学生从“认识主体”转变为“实践主体”,以身心合一的实践探寻知识逻辑与生活事件逻辑之间的关联,使得学生由知识的“认识者”转变为知识的“实践者”,以推动客观世界的改造;另一方面,促使个体形成责任意识,在转变为“实践主体”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智慧与客观世界的规律、需要相联结,从而明晰自我之于社会、他人、自然需要与发展的独特价值。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从“认识主体”转变为“实践主体”,主要体现为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间的融合。“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任何一育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基础性关联。”劳动教育渗透于德、智、体、美四育的教育过程中,成为教学目的得以达成的组成部分。从一种既成状态走向发展状态的根本途径在于有目的、有依据的个体实践。劳动教育要求以德、智、体、美等所形成的观念系统为基础,结合具体的情景与文化展开实践性的探索与运用,切实将所学之“理”运用于社会之“实”,以实践的方式促进自我与客观世界的改造与发展。通过劳动教育,促使学生学会将“理论—观念”的可能性转化为“行动—目的”的现实性,从思维观念层面的认知走向具体行动层面的实践。这对于提升学生在抽象层面的理论之“学”的能力与具体行动、操作等“做”的能力均有重要价值。

    (三)以事成人:启发学生在“成事”中自觉“成人”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相应的教育内容给予学生身心发展的精神滋养与自主成人的动力,在自由与规范的统一中实现“生命自觉”,即对自我生命的自觉、对他人生命的自觉、对外在生境的自觉。“生命自觉”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的自主实践。劳动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引导学生将理论的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相融通,使人充分运用理性、感性以确证“事”的规律与人之生活意义的关联,由此逐步超越对人与物的依赖性,从而走向自主性与独立性。在劳动教育中,教师通过安排适当的实践活动与进行适当的方法、原则方面的指导,给予学生将理论用于不同情境的机会;学生则在操作与反思之中不断明晰所学内容、方法之于实践的价值与意义,并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尝试,由此将所学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以“成事”。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化运用与自身经验的反思,从而促成自我观念的更新。换言之,劳动教育不仅仅停留于学生参与劳动实践,而是在参与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劳动实践的反思与进行理论或观念的建构,由此启发学生在“成事”的基础上通过反思将“事”的经验转变为学生发展的精神资源。“成事”意味着主体以既有经验为基础介入日常生活实践,实现转识成智、知行合一,这是由内而外进行世界改造的劳动实践。“成人”意味着这个过程不表现为外在强加,也非依赖于外在灌输,而是基于个体自身的可能而展开的过程,是基于客观世界改造的自我塑造。劳动教育应通过将“学习—思考—成事—成人”贯通,在既有德、智、体、美四育的知识习得的基础上,实现知识与生活实践的交互生成,促进个体经验与外部世界变革的交互生成。由此,个体自身的可能性才能得以充分展开,真正走向基于生命自觉的“成人”之途。


    2023-03-05 21:08:00

  • 4楼

    廖小红

    话题:41

    精华:0

    积分:2293

    三、未来路向:“五育融合”视域下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劳动教育由传统的作为技能掌握与生存的需要,转变为主体确证教育意义与自我生命价值的重要方式。面向未来,“五育融合”下的劳动教育应实现目的重塑、方法重塑与教育内在结构的重塑。

    (一)确立“成事成人”的劳动教育价值取向

    劳动教育并不仅仅是一种劳动意识的培养或者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的教育。在机器大工业时代,物质生产劳动成为主要的劳动形态,因而劳动教育通常被理解为学生参与物质生产劳动。在智能时代,机械化与人工智能的发展逐步使人从物质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对于个人其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成为具有创造性与个性的主体。就此而言,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应主要培育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意识与能力。换言之,劳动教育应定位于在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介入到具体现实之“事”中,做到在“成事”中“成人”、为“成人”而“成事”、用“成人”促“成事”的处理“人”与“事”的原则,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并实现自我的生命成长。由此,我们可以将劳动教育划分为两类形态。首先,劳动教育渗透于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之中,成为德、智、体、美各育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性,以师生互动达成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激发学生在反思与创造中实现从未知到已知、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实践。其次,劳动教育通过构建专门的课程,以具体的劳动事件为载体,引导学生参与到劳动知识的学习、策划、组织与劳动的实践、劳动的反思过程之中,由于劳动本身的复杂性,两类形态的劳动教育无不涵括德育、智育、体育与美育的渗入。总之,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使其将知识运用于具体情境之中,以“当事者”的身份进行自我实践的反思,最终达成“成事”与“成人”的境界。

    (二)构建“学—思—做”动态循环的劳动教育过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劳动知识、劳动技术素养、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的最终指向是“育人”,而非形式化的劳动参与。无论是劳动知识、劳动技术素养、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价值观层面的培养,还是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等实践层面的具体操作,都离不开主体自身作为“当事者”和“实践者”的行动与参与。此外,“知识不是镜式的记录,而是对某一对象施加活动,并产生一个经验的后果”。无论何种形式的教育,都应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起联系,将知识、理念、价值观、方法与方法论等理论层面的学习施加于具体的劳动实践之中,而非纯粹的理论服从与机械式重复。从劳动教育的本质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完整的劳动教育应包括“学”“思”“做”三个相互贯通的教育过程。首先,“学”是劳动的前提,也是劳动教育之为教育的前提。“学”指教师为引导学生开展的劳动实践而进行的相应的理论、观念、方法等意识层面的学习。其次,“思”是劳动行为得以发生的动力。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思、转化,从意识层面进行整体的把握与理解,内化为“成事”的理论储备与自我发展的能量。最后,“做”是劳动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劳动呈现的根本方式。在“学”与“思”的基础上,学生实现了意识层面的提升与转变,但仍需要在自主参与的劳动实践中对“学”与“思”进行检验,一方面检验知识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检验自身的行动能力,以“做”推进对知识的理解的深化与反思,从而促进自我能力的提升。当然,这三个环节并非是割裂的,而是“学”中有“思”,“思”中有“学”,在“思”中“做”,在“做”中“思”,这是一个动态的螺旋上升的过程。经过“学—思—做”一体化的劳动教育过程,主体对知识转化、反思与创造,从而实现人的自主发展。


    2023-03-05 21:08:31

  • 5楼

    廖小红

    话题:41

    精华:0

    积分:2293

    (三)形成德、智、体、美、劳相互融通的教育结构

    劳动教育所具备的实践性特质,构成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之间的融通。在日常教学中,劳动教育的形态体现为将主体性实践融入到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的教学过程之中,引导学生从理论层面的学习走向实践层面的反思与行动。从学科的衡量尺度来说,德育的尺度是价值与行为,智育的尺度是知识与思维,体育的尺度是运动与健康,美育的尺度是感性与审美,而劳动教育的尺度则是实践与创造。劳动教育就是要将德育、智育、美育、体育中所形成的理念与经验运用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之中,引导学生从认识主体走向实践主体。劳动教育的建构性与操作性使得其具有全局参与属性,能够并且应当与其他学科实现综合融通。
    “教育过程的最终目标是促使个体完成社会化的转变,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与社会需要吻合在一起。”换言之,教育最终要促进个体将教育过程转化为个人应对真实生活的劳动实践能力。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应经历内化—转化—外化—习俗化四个阶段,其中,外化与习俗化依赖于个体劳动实践的彰显。理论学习最终应走向劳动实践,通过劳动实践体现理论学习的成果,并通过劳动实践的运用提升对理论的理解。无论是德育、智育、美育、体育,还是劳动教育,都应当以引导学生自主运用与反思的劳动实践为根本目的。一方面,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直接运用,这是对已有知识的模仿,以重复操作提升其知识运用的熟练度。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创造性发挥,将知识学习与自己所处校园、家庭、社会等情境相联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协作生成劳动的方法,掌握劳动工具,借助劳动工具介入感性的现实事件之中,最终开展自主改造世界、自我提升的个人实践。概而言之,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劳动实践是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育之根本目标实现的标志,而劳动教育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基本途径。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作者:李政林


    2023-03-05 21:08:54

说:

还能输入140发送

帮助中心
PC下载
APP下载

扫码下载

人人通空间APP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