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工作室首页 > 话题列表 > 话题详情

只看楼主 上课中如何有效的“提问”

  • 楼主

    曾婷

    话题:1

    精华:0

    积分:216

    阅读:3587 回复:11 2021-11-17 15:38:43

  • 2楼

    翁萍丽

    话题:3

    精华:0

    积分:375

       一、有效提问:

     1、启发性:即所提问题能够给幼儿以指向性,让幼儿明白所提问题的大致方向。

    2、层次性:即所提问题要做到由浅入深,不能追求一蹴而就。

    3、情趣性:对幼儿提的问题,一定要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4、开发性:即所提问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二、 幼儿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提出的问题没有经过认真的课前准备,随意性较大 一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提出问题时由于没有充分的考虑和思索或不能查到更多的资料,准备很不充分,或提问带有随意性,不是按照本节课教学要求向幼儿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着边际,使孩子们的思维游离了课堂教学中心。

    2、提问的语言贫乏不生动,调动不了幼儿的积极性 孩子们喜欢新鲜的、有吸引力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可有些教师的提问如同一杯白开水,让孩子们在回答问题时产生不了兴趣。这样,很多孩子都不愿或不敢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单调乏味。所以教师应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上适当的语气甚至运用肢体语言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出的问题富于启发性,语言生动形象。

     3、没有充分考虑问题的内容,不会对提问加以引导和控制 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幼儿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不让他说他也要说;二是幼儿不懂回答问题的方法,不懂思考问题的方法,老师提出问题后幼儿乱说,课堂活而乱。出现以上两种情况使得有些教师不知所措,使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无法进行。(四)提问没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不切合幼儿实际情况 对于不同的年龄班,提问的要求不同,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小班的提问应具体明确,小问题一个个地问,不可以提几个连续性的问题,大班则不能提太简单的问题,要提些有点深度、概括性的、多样性的问题。

    2021-11-17 16:35:15

  • 3楼

    李娟

    话题:1

    精华:0

    积分:241

    在幼儿教育中,提问本来应该是与孩子交流思想、传递情感的最佳方式。在这些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中,在琐事带来的精力消耗中,几年下来,教师们很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丢失了对孩子的“真诚兴趣”!

      真诚兴趣,就是真正的好奇,它不仅仅驱使老师们提问,而且会让老师提出对孩子们来说更感兴趣的好问题。老师们失去了对孩子们的兴趣,没有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进行交流,反而陷入僵化的教育思维中。要想真正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就需要老师们对儿童们由真诚的兴趣,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二、低质量的提问背后,是老师僵化的教学思维。

      除了封闭式的问题,老师们还喜欢提很多知识性、记忆性导向的问题,特别是主题活动中。如果要追本溯源,尽管很多时候老师往往是无意识的,但也反应了其“教学”思维,而这些教学思维的产生,与陷入参考教材而不假思索的依赖息息相关:按照教材的流程开展活动,提前记好活动中要提的问题,然后按照主题活动的框架推进。这样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并不需要非常了解儿童的既有经验,也不需要孩子有较长时间的思考过程。而且老师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教育经历中,知识性、记忆性的学习,几乎贯穿了整个学生时代,因此这样的思维习惯也会流露在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中。

    三、“教”与“学”的姿态,它其实折射着老师们的“儿童观”。

      我们会忽略“提问”其实存在于对话中,它的核心是对话者双方的“关系”。对于老师和孩子来说,好的提问发生在平等的关系中。这种平等关系,不仅仅是人格的平等,还是智力的平等、情感的平等。这种平等关系,没有评价、没有对比、没有质疑,会让双方都觉得对话不困难,就像朋友之间的聊天一样。这种平等的关系,不是“教”与“学”的对立关系,幼儿老师和孩子双方都有发声和倾听的权利和义务,他们是共同学习的伙伴关系。

       提问很难,有意识的提升提问的质量和提高提问的能力对老师们来说并不容易,老师们需要平等对话、需要打破僵化的思维、需要保持对孩子的“真诚兴趣”,更需要刻意的练习。

    2021-11-18 22:30:23

  • 4楼

    陈秋红

    话题:0

    精华:0

    积分:

    、没有充分考虑问题的内容,不会对提问加以引导和控制 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幼儿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不让他说他也要说;二是幼儿不懂回答问题的方法,不懂思考问题的方法,老师提出问题后幼儿乱说,课堂活而乱。出现以上两种情况使得有些教师不知所措,使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无法进行。(四)提问没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不切合幼儿实际情况 对于不同的年龄班,提问的要求不同,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小班的提问应具体明确,小问题一个个地问,不可以提几个连续性的问题,大班则不能提太简单的问题,要提些有点深度、概括性的、多样性的问题。

    2021-11-19 09:17:53

  • 5楼

    朱冬松

    话题:0

    精华:0

    积分: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封闭式问题,也就是能在教材中找出标准答案的问题是最常见的。而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封闭式的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状况了,相反地,我们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有效地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因为开放性问题能使教学更为新鲜而学生更有兴趣。例如在讲授恩吉尔曼实验时,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恩吉尔曼实验的过程是怎样的?结论是什么?这样的封闭式问题显然是激不起学生的探知欲望的。而如果问题设计如下:为什么水绵是合适的实验材料?恩吉尔曼是如何控制实验条件的?为了能使实验的结果更准确,这个实验还做了什么处理?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显然有趣多了。

    2021-11-19 09:40:36

  • 6楼

    陈秋珩

    话题:3

    精华:0

    积分:195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通过提问来促进幼儿积极思考、感知知识、理解知识。教师提问技能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活动目标的实现。

    一、提问必须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必需要求。一方面,提问要针对一定的目标设计,要为完成教育活动目标服务。另一方面,教师提出的问题,提问后的启发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所提问的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引起幼儿积极思考,不能发挥提问的作用。

    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幼儿通过观察、思考、想象、讨论等去寻找一定的答案。问题的答案有时也要求幼儿通过操作或探索寻找。这就要求提出的问题既能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又能向幼儿提示操作、观察、探索的重点部分。如,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前提问幼儿:“请小朋友认真观察木头、石头、铁钉放入水中后会怎样,什么东西浮在水面上,什么东西沉在水中?”……

    二、提问的语言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学前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儿童的思维和儿童的言语同时发生的,儿童言语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思维的发展。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言语水平不同,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也不一样。所以,课堂提问的内容应该与幼儿的学习水平、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相适应。不能只关注活动的形式,热衷于在丰富多彩的形式上下功夫以吸引幼儿,而要关注教学语言的使用。要注意调整词汇和句子结构以符合幼儿的语言和概念水平,使问题适合幼儿的能力水平。


    2021-11-19 11:44:58

  • 7楼

    林静

    话题:1

    精华:0

    积分:284

    1、问题设计必须围绕教学中的关键。问重点才能保持幼儿思维清晰。重点是幼儿应该掌握的内容,因此对重点内容要反复设问,使幼儿理解和掌握重点,从而保持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为幼儿解答一些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2、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

    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时要时时处处落实“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提问设计也不例外。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面向全班每一个幼儿的,要使每个幼儿都能感觉到这个问题是教师向我提出的,从而愿意参与问答活动。

    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提问,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的层次问题。难度和灵活性较大的问题要求幼儿重新组合所获得的信息来创造答案,这类问题问能力较强的幼儿,他们经过思考回答,有助于启发全体幼儿的思维基础及综合性的提问是为了巩固教学效果,问题的设计要考虑中等能力的幼儿,这样做可以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能力相对弱的幼儿,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思考能够回答出的问题,可以帮助这些幼儿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2021-11-19 16:17:11

  • 8楼

    李君娜

    话题:1

    精华:0

    积分:264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老师总是问着封闭式的问题,孩子们只能回答“是”、“不是”、“好”、“不好”,在这样封闭式的问题中,我们听不到孩子们更多的声音,也无法了解孩子们更多的想法。虽然老师提出了问题,但其实心里早就期待孩子们回答出自己“预期”的答案,提问成为形式和下一个环节的“过场”。

    低质量的提问背后,是老师僵化的教学思维。除了封闭式的问题,老师们还喜欢提很多知识性、记忆性导向的问题,特别是主题活动中。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主要和教师的“教学”思维有关,而这些教学思维的产生,与陷入参考教材而不假思索的依赖又息息相关。按照教材的流程开展活动,提前记好活动中要提的问题,然后按照主题活动的框架推进。这样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并不需要非常了解儿童的既有经验,也不需要孩子有较长时间的思考过程。而且老师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教育经历中,知识性、记忆性的学习,几乎贯穿了整个学生时代,因此这样的思维习惯也会流露在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叶子的颜色是什么”“有谁记得刚才老师说了什么”“我们学了哪几个数字”……老师们把“提问”当成了传递知识的“工具”。

    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提问方式,通过互动、延伸性提问,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老师应该通过提问,了解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知道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由此生成了更多的提问、互动和课程,让老师走进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比如:

    “大树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儿?”

     “你想为大树做些什么?”

     “在你心中这个大树它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你是一棵树,你想变成一棵什么树?”

    等等......,让每个提问的答案都不固定,是由孩子们自己想象决定的。从而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

     


    2021-11-22 09:58:50

  • 9楼

    梁启荣

    话题:1

    精华:0

    积分:247

    幼儿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问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提问,不仅能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掌握活动内容,还能开拓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一、 在了解幼儿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提问  作为教师,首先应在吃透教材和幼儿两头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应紧密关联,由浅入深,还要抓住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这对于幼儿来说,老师必须是很直观的提问,是适宜幼儿直觉思维的提问。要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把提问设计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循序渐进式的提问,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提问要有层次性,难度上要有一个从易到难的递进,太易或太难的提问都无助于幼儿的发展,反而会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必须把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分为若干小问题,由浅入深逐步追问,让幼儿了解问题的构成,找到最终答案。

    二、以多元化开放式的提问,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开放式的提问,答案是多样的,没有框架,可为幼儿提供创造性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而封闭式的提问,答案是唯一的,是有限制的。

    三、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提问:“你喜欢……,为什么?”等判断分析性问题;“如果……,你会用什么办法?”等假设性问题以及创造性问题等等,引发幼儿进行判断、想象和推理,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四、以引发共鸣式的提问,构建有效的互动模式  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切进步都是由疑问开始的。如果只有老师的提问,没有幼儿的提问,也不能收到很好的启迪效果。所以在向幼儿提问的同时,也要引导幼儿自己提出问题。让幼儿学习提问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以在听故事后鼓励幼儿对不理解的词。  教无定法。一个有效的问题,可以使幼儿的学习高效,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也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审视和反思,对幼儿的关注和理解。教师只有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观念进行反思、分析,教师的提问技能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完善。


    2021-11-25 10:06:16

  • 10楼

    彭织娇

    话题:1

    精华:0

    积分:425

    在幼儿教学动中,教师常常通过提问来促进幼儿积极思考、感知知识、理解知识。教师提问技能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活动目标的实现。回忆我们教学中的提问情况,我们不难发现,有时教师提问后幼儿会积极响应。而有时问题提出后,幼儿反应平淡甚至出现“卡壳”、“启而不发”、“答非所问”的现象。所以,提问技能是幼儿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并熟练掌握的教育活动技能。

    1.提问必须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是提问的必须要求。一方面,提问要针对一定的目标设计,要为完成教育活动目标服务。另一方面,教师提出的问题,提问后的启发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所提问的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引起幼儿积极思考,不能发挥提问的作用。如我们问三岁的孩子:“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还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幼儿将无从回答;问七岁的孩子“1加1等于几?”也没多大的价值。

    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幼儿通过观察、思考、想象、讨论等去寻找一定的答案。问题的答案有时也要求幼儿通过操作或探索寻找。这就要求提出的问题既能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又能向幼儿提示操作、观察、探索的重点部分。如,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前提问幼儿:“请小朋友认真观察木头、石头、铁钉放入水中后会怎样,什么东西浮在水面上,什么东西沉在水中?”……

    2. 提问的语言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学前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儿童的思维和儿童的言语同时发生的,儿童言语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思维的发展。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言语水平不同,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也不一样。所以,课堂提问的内容应该与幼儿的学习水平、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相适应。不能只关注活动的形式,热衷于在丰富多彩的形式上下功夫以吸引幼儿,而要关注教学语言的使用。要注意调整词汇和句子结构以符合幼儿的语言和概念水平,使问题适合幼儿的能力水平。在一次班《有趣的跳跳糖》活动中,老师先在在每个小朋友嘴里喂了一些跳跳糖,小朋友很开心地品尝跳跳糖。

    师:你们吃的是什么糖?幼:跳跳糖。师:“跳跳糖在你嘴里是怎样的?”。(老师的意图是要小朋友说出跳跳糖在嘴里跳)

      “跳跳糖在你嘴里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回答。班幼儿言语发展水平低,经验缺乏,对一些词句还不能理解,更不会直接从多方面回答问题。如果我们把上述问题改成 “跳跳糖在你嘴里干什么呀?”。这种比较具体、口语化的语言,他们就更容易理解。于是,孩子很自然地就把跳跳糖与自己生活经验结合。孩子会想出很多的动作,从而引发幼儿学习跳跳糖跳跳。所以,对托班的幼儿提问,不仅要简单、具体、幼儿能够理解的,而且可以辅助一些动作。而对中大班的幼儿则可以提开放式的问题。这样才不会因幼儿听不懂你的意思而“启而不发”。

    3 .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幼儿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要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对于以检验为目的的问题,要想想孩子的已有经验有哪些?哪些问题对孩子有新的挑战?在这次活动中又能提升孩子的哪些新经验呢?老师不仅要对这些问题有充分的考虑。而且每次还要全面思考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本次活动中提问的策略,这样才可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提问游刃有余。如果问题设计跳跃太大,缺乏循序渐进,致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会出现尴尬的场面。

      4. 提问时要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

    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提问,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的层次问题。难度和灵活性较大的问题要问能力较强的幼儿,他们经过思考回答,有助于启发全体幼儿的思维;基础及综合性的提问是为了巩固教学效果,这种问题要提问中等能力的幼儿,这样做可以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思考能够回答出的问题,就请能力相对弱的幼儿来回答。这样可以帮助这些幼儿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这样不仅使每个层次的幼儿都得到锻炼、发展,而且,不会因问题太简单或太难而使幼儿失去兴趣。

    如在《海边的鸟儿》活动中,对一些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就设计了提问:“你知道海边有什么鸟儿?”对一些能力中等的孩子教师设计的提问是:“海鸥是什么样子的?”而对一些能力强的孩子教师则提问:“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海鸥飞翔的样子吗?”由于教师准确把握幼儿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从而使每个幼儿都乐于主动地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5.提问要灵活应变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幼儿由于年龄小,思维的自觉性还较差,还不能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思维过程。他们的思维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常常会出现跟风的现象。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不及时调整提问策略,教师不仅得不到正确的答案,而且会浪费好长时间。如我在大班的一次活动中提问:小朋友,当你不高兴时,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一个小朋友说:“妈妈骂我,我不高兴。”我以为小朋友没听清,我把问题又强调了一遍,可是,另一个小朋友还是这样回答:“别人打我,我不高兴。”尽管我一次又一次重复提问,小朋友还是回答我不高兴的原因。可见,后一个小朋友的回答是受前一个小朋友回答模式的影响。后来,我就说“我不高兴的时候,我就撅嘴,你们不高兴时会怎样呢”?这样一问,小朋友马上明白了,有的说:我会哭;有的说:我就上床睡觉;有的说:我就躲在角落里……。

    提问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教育技能。恰到好处的提问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我们的孩子在愉悦中获取知识,给我们的教学活动增添无穷的魅力。教学提问的设计技巧,在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功夫在“活动”外,它要求教师既备内容、教法,又要备孩子,是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按照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活动的结果。因此,我们不仅要在提问的目标,提问的形式、提问的方式、技巧上进行精心研究。更要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潜心研究,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提问更精彩。

    2021-12-07 18:05:18

  • 11楼

    赖清云

    话题:1

    精华:0

    积分:157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 爱因斯坦说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一点,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更为如此。课堂“提问”教学的成功与否,对于教学的成败,往往有着重要的影响。种种无效提问的背后,任往存在着深层次的原因。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存在的种种误区,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如何免无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是我们应该认真面对的一大问题,也是一大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决 一方面需要我们认真进行理论学习,以理论充盈我们的教学根基,提升我们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同时,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水平能力,了解幼儿的真实需要,关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切实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2021-12-17 09:43:36

说:

还能输入140发送

帮助中心
PC下载
APP下载

扫码下载

人人通空间APP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