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智慧教育平台

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

>学校首页>>教育宝典>内容详情

英语学困生学习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 2017-12-04 14:59 发布单位: 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 浏览量: 288 【公开】

标题:英语学困生学习案例分析

摘要: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差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但他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不良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分析学生,所以我们要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心理疏导,分析他们学习英语的状况,找出成绩差的原因。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需要我们教师付出巨大的努力与精力。教无定法,如何更好地转化学困生,需要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摸索与探讨.

工作单位: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     

作者姓名:范婷婷         

电话号码:13750566003

案例背景:

    从事英语教学这么多年,我遇到了不少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想要改善他们的学习习惯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实现的。一直以来,如何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率一直是一个难点,也是老师们需要关注和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平时的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少数学生学习存在困难,使得班级的整体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而从学生的角度看,学习困难常常会诱发另外的一些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每个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的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再没有比自尊心更重要的了。而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就要教师善于通过激励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建立对自己潜能开发的自信心,这样外力就会变为内力,学生就能不断前进,取得意想不到的可喜成绩。下面,就我所辅导过的冯胜威同学的变化进行分析。

 

案例描述:

    上学年开学初,我接手了405班的英语教学工作,面对405班的吴超、冯胜威等同学,第一堂课上下来,我觉得405班学习气氛很好,但后来发现这个班的学生很多都特别好动,一节课不能安安分分地坐上半小时,尤其是冯胜威,让我不得不觉得他是个多动的孩子,基本上每节英语课他都要开小差,不是玩橡皮尺子等,就是伸手去碰前排同学,又或者是一个人发呆。有时候为了让他回过神来,我会让他起来回答问题,大多数情况下他都不知道课已经上到哪了。这个学生让我很伤脑筋,和他单独谈过很多次,教育他上课时课桌上只放需要用到的学习用品,避免玩文具的情况,也告诉他上课去碰其他同学是不对的,这样会影响他人听课,也会影响自己认真听课。每次他都能虚心接受我的建议,并很有信心的告诉我说,老师我以后上课一定会认真听讲的。可惜这样的认真听讲只能维持很短的几天,没多久他的老毛病就不自觉地又犯了。冯胜威的这一状况让我很烦恼,似乎找不到什么好办法来改善他的学习习惯。

 

案例分析:

    面对这样一种现状,我总是争取用“未雨绸缪”来代替“亡羊补牢”。一发现他上课走神了,我就会善意地提醒他。也许在我这些出自好意的提醒中,冯胜威把这样的提醒误认为是批评了,他会觉得自己在同学们面前失了面子。无意间的这一想法,让我又一次找冯胜威谈话,经过了解,他果然有这样的想法。于是我尽快改善自己的做法。相反的,我趁冯胜威上课听的认真的时候让他回答问题,这样他大多数问题都能很好地回答出来,我便积极地尽可能多地表扬他。受到表扬的冯胜威脸上绽放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那样的笑容真灿烂,真让人欣慰。于是他坐得端端正正的,全神贯注地听讲,而且那股认真的劲儿一直持续到了下课铃响。就我上课以来,那是他上的最认真最开心的一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依然关注这名学生,我让坐在他旁边的英语较好的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我还会利用一些空余时间,对他进行辅导。经过不懈的努力,冯胜威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每次考试基本都能保持在班级中等水平,而且更可喜的是,我发现他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远大于对语文、数学的兴趣。

 

思考与探究:

    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而主体教育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要在人的内心和行为两方面同时造就一个独立自主、有热情、有个性、有尊严、有责任心的人。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差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但他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不良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分析学生,所以我会主动接近他们,用积极的态度、真诚的微笑去缩短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对他们进行英语学习心理疏导,分析他们学习英语的状况,找出成绩差的原因。因此,在课堂上除了多给他们参与活动和发言的机会外,特别是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质疑,哪怕再浅显也应耐心回答,并予以支持和表扬,这样对消除他们心头的恐惧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需要我们教师付出巨大的努力与精力。教无定法,如何更好地转化学困生,需要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摸索与探讨.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梅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技术运营支持:梅州市教师发展中心&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梅州市教育局(C)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54200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