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智慧教育平台

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

>学校首页>>教育宝典>内容详情

关爱学生需要教育智慧

发布时间: 2017-10-30 21:11 发布单位: 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 浏览量: 248 【公开】

尊敬的各位校长、班主任:

 大家好!非常感谢中心小学的领导给了我一个继续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参加了全国中小学(含中职)德育创新与班主任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五月19、20日分别聆听了武汉市第十一中学华林飞老师《关爱学生需要教育智慧》、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所成员蒋自立老师《自我教育实践与理论的另类诠释》和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李晓凡《内化师德是当代德育新坐标的支撑点》的专题讲座。

下面,我就以武汉市第十一中学华林飞老师《关爱学生需要教育智慧》为话题,再现19日上午听课的场景,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华老师的经验与观点。

一、人物介绍

华林飞,男,中共党员,19705月出生,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武汉市十一中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曾获桥口区师德先进个人,区首席教师,区第四届名师,区十佳共产党员,桥口地区十大杰出青年,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武汉青年五四奖章,武汉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武汉市第十四届劳动模范,人民教育出版社特聘湖北省新课程培训专家,湖北省骨干教师,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中小学德育课教师、全国十佳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二、基本理论:为什么要做智慧型班主任

引言:22年来,我不是一个好班主任

 

只见理论,不见技巧

                   ---------本领的恐慌

乐于教书,苦于育人

                   ---------本质的偏离

只有管理,没有教育

                   ---------育人的误区

重视说教,轻视体验

                   ---------情感的淡漠               

精于灌输,疏于关怀

                   ---------生命的漠视

理由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没有人能够光凭理论概念教导学生,学生问题千奇百怪,即使教师相信民主、爱心、尊重、接纳、个别差异等理论,到时候依然手足无措。
     理由二: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应付教育工作中时刻会发生的繁杂问题,教师需要特殊的技巧合情合理地解决学生中间发生的各种问题。需要运用教育智慧全面关爱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理由三:教育创新的需要。面对90后这些最不缺乏爱的新新人类,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需要变更,对学生的关爱也要赋予新的元素,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对教育爱这个古老的话题予以全新的解读。

理由四:是把“爱的教育”升华为“教育爱”的需要

爱的教育与教育爱。台湾著名教育家高振东先生认为,爱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一般的工作方法,而教育爱才是教育工作者一流的意识形态。作为一名中学班主任,对学生光有慈母般的爱是远远不够的,促使学生主体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搭建绿色生命平台,才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爱。教育爱是深刻的理念,是一种丰富的情感,是教育行为的源头活水,唯有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把辛苦的教育工作当成乐趣来从事;也只有爱,才能使教师感觉到每个学生的喜悦和苦恼都在敲打他的心,引起他思考、关怀和担心,教育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理由五:教育是一个激情和理性相伴的历程

魏书生、李镇西的故事:

魏书生曾是一名工人,写了150次报告要求当老师。李镇西带着王蒙描绘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某女子中学一个班集体生活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走上了讲台。他当时的理想是我一定要把我带的班也建设成为《青春万岁》所描绘的那样的班级。

李镇西:最初以爱心与教育成名,后来以民主与教育成家。

魏书生:以立志教育、忘我精神成名,以民主与科学成家。

总之,没有教育智慧就做不好班主任,如果教育工作者完全没有爱心,面对学生的时候就是激情燃烧完了的岁月,那教育活动就成了一群闹更年期的和一群闹青春期的对话。如果光有一番热情,只知道自己怀着无限爱心去从事教育事业,常常会遭受挫折,发出华佗无奈小虫何的感慨。 由于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一再只强调教师要关爱学生,相对忽视了教师工作方法的培训,因而教育智慧的贫乏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无奈,现实生活中教育工作者经常遭遇面对复杂实践缺乏有效举措的尴尬事件。过去说最大的贫困不是物质的贫困,而是观念的贫困。现在我们可以说,班主任当前遇到的最大的尴尬不是理论的匮乏,而是具有操作价值的方法技巧和教育智慧的匮乏。

三、做智慧型班主任的实践与思考

()、以柔克刚,学会宽容与忍耐

教育案例一    2004年9月,我任高一(11)班班主任。开学上课第一天我就领教了分校班的厉害:第一节课13人迟到,8人上课吃东西,我两次被科任老师喊到教室维持秩序。从教室出来回到办公室刚想坐下没到10分钟,结果又被科任老师请到了教室。盛怒之下,我狠狠地惩罚了“肇事者”。从那天起,我一走进教室,就对学生横眉怒目,学生只要看见我在场,大气也不敢出。在这种高压政策下,课堂教学秩序勉强能够维持,我也变成了校长眼中的“维持会长”和“消防队员”和学生心目中的“治安警察”和“中国猛男”。可惜好景不长,2004年9月11日早晨,我在教室门口堵住了迟到的一位同学朱某,我只问了一句“为什么迟到了?”结果他顶撞我说:“迟到了又怎么样?不要以为全班同学都怕你?你不就是中国猛男一个?我就不怕你?你能把我怎么样?”然后他一把推开我冲进了教室,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从教20余年,一时觉得好像蒙受了奇耻大辱。但我并未丧失理智,转身走进食堂买了一份早点,下课时送到朱某的身边,说:“我知道你今天因为迟到肯定没有吃早饭?这是我给你买的?”此时,我发现全班同学都看着我,朱某也有点不好意思,从表情上可以看出他的感激和懊悔。

教育案例二   我女儿对我说,他们的班主任我校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李邦武老师就特别有耐心。有一次,有一名女生向他问关于保温瓶保温的原理问题,他耐心地给她讲了好多遍,她都听不明白,旁边的同学都已经不耐烦了,可是,他一点抱怨都没有,下课后竟然跑回家拎来保温瓶为她示范讲解,直到她明白为止。我的女儿亲口对我说:“爸爸,我以前只是在报纸,电视电影上看过这样的人,没想到生活中还真有这样的好老师啊!你会不会当这样的好老师”。

点评:

关爱学生就是要三分教育七分等待。学生的转化需要时间和空间,不要不耐烦,不要把学生逼到死角,穷追猛打和喋喋不休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对待迷路的孩子要有“宗教家”的情怀。

教育误区:

教师使用尖酸嘲讽的语言,尽管满含“恨铁不成钢”的爱意,但师生之间的隔膜就在这不经意中产生。这样不适当的表达,不仅无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相反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激起学生的怨恨心理、报复幻想,甚至闭锁心灵。

(二)、鼓励期许,掌握有效的励志方式。

教育案例一  2006年,我带初二(3)班,班上有一位男生十分调皮,换了几个班主任都不能搞定,还把一名老教师气得发抖住进医院。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改变了他的一生。有一天下课,有一学生在看一本《手相与人生》的书,不少人争相传阅。我拿过书看了一眼,说:“这本书我看过,有一定的道理。”这位学生问:“老师,你会不会看手相?”我吹牛说:“手相有显著特征的人,命好命坏我还是看得出来的。”有一位学生伸出了她的手,我一下子把她的情况说了个八九不离十(他清楚她的情况)。这时这位调皮鬼十分虔诚地说,“老师你帮我看看。”当我抓住他的手掌时,我惊呆了。那是一双断纹手,手掌中间一条断纹,此外没有任何掌纹,全是厚茧子一样的光板。他看出我的诧异,着急地问:“老师,怎么回事?我命好不好?”我心里想,机会来了。刚好上课铃响,我说:“回头你到我办公室再说。”下课后我在办公室查阅学生档案后慎重地对他说:“你手相奇特,实属罕见。命硬,可能你父母有一人已经离开了你?据我所知,解放军首任空军司令上将刘亚楼就是断纹手。从小父母双亡,叔父养大。”说到这里,他哭了,说“我爸爸也死了,妈妈改嫁了。”我一脸肃穆地说:“你如果好自为之,将来也是将才,如果不走正路,会成为罪魁祸首。你看着办吧。”后来,他象变了一个人,初中毕业考入17中,高中毕业考入武警指挥学院,现在在部队当干部。

点评:

对学生的期待就是教师对学生最大的关爱。古代圣贤很多人就是在期待和鼓励中激发人生潜能而成为一代英才。每个人的励志方案必须量身定做,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教育心理学依据则是,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发扬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这一做法,著名的“霍桑实验”已经证明是可取的而且是有效的。

(三)、制度创新,变人治为法治

教育案例一   在制定班规时我将班级管理细化,然后落实到人,实行“班务承包制”,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专业人做专业事”。

   教育案例二  魏书生的《班级公约》中还有一些严中含爱、爱中含趣的惩罚措施,如:“不懂装懂,打水三桶”、“举双手投票以增加票数者,罚举手作投降状10分钟”。我在班规中也制定了一些人性化的补救措施。如:吃饭速度慢的要帮同桌洗碗三次,英语作业没有完成的写2000字英语说明,地理作业没完成要做地球仪一个;顶撞老师的要向老师连说20声“对不起”;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太小的要唱3首歌等等,赏罚得当,绝不体罚。

反思:

当然,头两个月,学生行为规范还是经常被政教处亮红灯,但我以最大的耐心等待奇迹的出现。几个月以后,违规违纪现象逐渐消失。 自此本班班风正、学风浓,无论什么时候走进本班,都会看到整个班级窗明几净,学生们都心无旁骛地自觉学习,到学期末就评为本年级的“文明示范班”。

    由于我重视规则的建立和规则意识的培养,慢慢学生自觉性增强了,偶尔做错了事会主动按班规认罚,也不需要我发雷霆万钧之怒,我的任务就是轻松友善地带着笑容看他们自觉进行错误补救。不靠制度管人,累死没人同情。制度创新,才能还原教育活动是智力活动的本来面目。

点评:

现代文明最值得崇尚的就是制度文明,现代人就应该是合理制度的设计者和合理制度的遵守者。制度设计好之后,人就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在执行制度的时候一定要有情操作,使我们的教育是一个充满温情和理性的历程,让我们每个班主任老师变得温柔而坚定。

(四)、温柔一刀,何须动雷霆万钧之怒

教育案例一   为了克服班级部分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我策划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叫“对面的女(男)孩看过来”。让男生先夸夸本班的女生,然后让女生再夸夸男生。紧接着我又让男女生彼此善意地给对方提意见,挑毛病。第一位站起来发言的女生就对同桌的男生说:“你打球后一身汗也不洗,身上有一股怪味道,让我受不了?”全班大笑。那位男生脸一下子红了,此后很快改掉了不讲卫生的毛病。在一番善意的批评后,男生女生的毛病还真改了不少,真没想到,这种班会的比我抱怨式的说教效果好多了。这一招已经成为我的招牌菜,被领导戏称为“男女搭配,改错不累”。

    教育案例二   现在美国留学的学生在来信中回忆了一个我教育他的小故事:“有一次我顶撞语文老师,您知道了,很生气,罚我做清洁。同时,您说您也有管理不严的责任,放学后自己先做起来。看到您一丝不苟地弯腰拖地,我深深自责,抢过了拖把。这件事您还记不记得?” 

点评

教育过程中施教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是一个互为主体和客体的二重主客体关系。态度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实施教育过程的方式往往决定教育结果的好坏。由于教育理论的落后,工作方式的简单粗暴和角色认知的错位,少数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制造了一系列的“反教育”现象,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伤害,给班主任工作蒙上了阴影。而老师挥洒着心灵芬芳,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温馨提醒,比抱怨式的说教效果好多了。一百次耳提面命的灌输比不上一次亲历亲为的体验——这正是老师教育感化学生的妙招。

注:柔性教育,重视体验

(五)、以善致善,让学生心灵接受洗礼

教育案例一  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我了解到很多学生对家长不尊重家长,而且动辄以离家出走相威胁。结合学校的“感恩教育”我准备召开一次以“关爱父母”为主题的班会。班会前我正好听到几个女生围在一起谈论说,某一女生削铅笔把手指削了一个深口子,流了很多血,可她妈比她哭得还厉害。班会课时,我就以此相机入题:你手指削破了,感到疼吗?(生:肯定疼)你妈妈为什么哭?(生:肯定是为我的痛而痛)。如果你们的妈妈切菜时手指被切了,你们会感到同样的疼痛吗?(生不语)是啊!我们每个同学受伤都会感到疼痛,那么,别人受伤,你会感到疼痛吗?知道自己的痛就要知道别人的痛,悲悯自己的苦难就要同情他人的苦难,关爱自己,同时要关爱他人。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今天就以此为话题,讨论一下如何处理亲子关系。 然后,我在屏幕上打出下列画面和文字:故事一  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深潭里的水,而纵身跳入潭中,让水涨起来,以母死来换取子生。故事二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始终弓起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小鳝鱼。故事三 在十几层楼高的电梯上劳动的一男一女两个建筑工人,在电梯铁链断裂的瞬间同时抓住一根木条,而这根木条不能承受两个人的重量,眼看就要断裂,那女人对男人说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个男人毅然松了手,用生命换取那母亲的存活。听完故事,让学生谈感想,这一节班会下来,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我趁机倡议开展短信献恩师、贺卡送双亲等竞赛活动,从中评出最有人情味的短信发给师长并予以奖励。并要求学生在家要帮爸爸妈妈做几件家务事。还要求每一位同学每一周要为班级做一件好事,而且要在周末的班会上汇报,并记入每个人的成长档案。

教育案例二   我一直认为,90后群体不缺乏爱,他们是被爱包围了的一群,他们缺乏的是如何把爱心传递给别人。我在班上持续开展爱心传递活动,确实收到了一些好的效果。如我班上的门轴响声大,有同学把机油带来注入其中;黑板擦擦黑板灰多,有同学用毛巾擦;进门脚步轻轻,不会惊扰他人等蔚成风气。在日常生活中,我又积极倡导师生关系的和谐与温馨,我要求每天老师上课有人帮她倒水,有人帮她抹讲台,有人帮她拿教具。见了老师要问好,离开老师要再见,老师上课有绿茶,节日讲台放鲜花。为了给学生树立榜样,我还主动承诺在校内见到学生向我问好,我一定双脚并拢向学生一鞠躬并答谢。有学生故意逗我,一见我就问好,看见我一本正经地答礼,便偷着乐,我也跟着乐。有一次,一位值日老师老师惊奇的对我说:“你有什么高招?你们班的朱某某以前见了老师理都不理,今天居然在走廊里对我喊老师好。” (另食堂吃饭、卫生间)

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爱要说出来,更要用行动表达爱。更重要的是想学生掌握一些关心人的技巧,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有研究材料显示,一个懂得关心他人的人,会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怀大爱心,做小事情。教育学生要从最基本的礼貌细节做起,要求有人帮老师擦黑板,有人帮老师抹讲台,有人帮老师拿教具。见了老师要问好,离开老师说再见,老师上课有茶水,节日讲台放鲜花。虽然这些都是对小学生的要求,太“小儿科”,但是对些被宠惯了的中学生再次启蒙补课,有利于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基本的文明习惯、爱心和责任感,才是真正地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对学生的爱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关爱学生要选择恰当的表达爱心的方式,新时期呼唤教师用行动诠释职业美德和人性光辉。

(六)、沟通交往,捕捉时机走进学生的心灵

作为教书育人的班主任,要扮演“唤醒者”的角色,一旦学生遭遇挫折、发生危机,必须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振作起来,超越挫折,战胜危机。但不是包办代替,代替学生去承受困难,也不是用客观原因去掩饰和低估危机的严重性。要帮助他们战胜危机带来的挫折感,把全身力量动员起来,去应对危机。

注:当学生有需要时,你的教育才最有效。

(七)、和风细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1.学会安慰

   案例:学生哭泣,寻求安慰,不是要调查事情真相,给予安慰,没有必要让学生解释哭泣的原因。特别是小学生。

2.转移注意

    案例:一生的玩具被另一生无意损坏引起矛盾,教师省掉盘问、指责和教训,把注意力放在玩具被损坏的学生的感受上,显示明快和同情的力量。(教师动手修理)

3.放弃争辩

   “辩论只会带来反辩,结果得花很多时间去平息纷争,特别在课堂上学生发生轻微不当行为的时候,陡然延缓教学合作的时间。改变上课气氛比设法改变学生的想法,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合作”。

4.学会制怒

     愤怒可以,侮辱不行。教师可以宣泄怒气但不可以侮辱人,不抨击学生的品行。“我非常生气!”,说出的是自己看法、感受和期待。老师生气时,学生会特别注意听老师讲话

(八)、关爱生命,找准关节点转化后进生

教育案例   2003届,有一名女生家庭困难,我在教室门口给她200元钱,她死活不肯收。后来我知道她不愿意别的同学知道她家的情况,我就设立奖学金,变通一下把钱奖给了这位女生。

点评:

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因为当我和他们一同走进那阴暗狭小的家,当我和他们一起听失业在家生活无着的父母粗暴的训斥,当我和他们一起体验失去亲人的孤独和贫病的痛苦,当我陪他们听完他们基本上听不懂的八节课时,我深深地为他们的生存状态而悲悯,为他们低劣的生命质量而痛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关爱后进生,实现教育公平,天经地义就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最后以李晓凡老师的话为结束语: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谢谢大家!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梅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技术运营支持:梅州市教师发展中心&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梅州市教育局(C)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54200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