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观察 2023-02-09 07:00 发表于安徽
如何分辨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看看他的眼神,你便知道。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你,但他关注的真正的焦点并不只在你身上,更在他的思维上。当深入的思考得出结论,孩子的眼睛就会点亮。

作为老师,我们希望能够看到孩子眼睛散发的这种光亮。这是一种“启蒙思维”的征兆。但是,我们怎样理解“启蒙思维”呢?回头看看事实性驱动课程以及相应的讲评,也许人们会觉得“启蒙思维”是通过事实性知识的宽度来测量的。
但是,在全球互动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日益复杂的今天,“启蒙思维”的含义正在变化。今天我们所寻找的孩子眼中的光亮,正是对概念和重要思想进行深刻的 、有洞察力的理解的一种象征,而这些概念和重要思想真正构建和反映了学科的关键内容。

传统课程与教学模式的缺陷有如下几点:
1.它不能与模式识别和意义建构相关的脑科学研究相一致;
2.它不能积极应对与学科专业知识相关联的学习研究。学科专业知识是指由事实性内容支撑的,对概念、概括和原理的深刻理解为证据的知识;
3.它假定教事实性知识和技能就能够实现对学科概念、概括和原理的深刻理解;
4.它无法有效地应对指数级增长的知识,并会在教育群体中导致一种“加速蔓延”的焦虑感;
5.它无法支持对更深刻的知识与技能的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的迁移。

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是探究驱动的、是观念中心的。它超出了对事实与技能的记忆,并将概念和深刻的概念性理解作为第三个维度添加了进来。这些概念性理解可以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迁移,这样既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相似观点、事件和问题上发现规律与联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