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其他文章
缅怀袁隆平!他在高中生物学教科书中送给学生一首诗
发布者:张桂充发布时间:2022-05-22 22:55:51阅读(245) 评论(1) 举报
缅怀袁隆平!他在高中生物学教科书中送给学生一首诗
今天是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引国人悲恸!
作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中深情寄语中学生。关于梦想,关于科研,关于“成功”的秘诀,以及工作和生活,他的这些话值得我们铭记。
毕生追求的“禾下乘凉梦” ——与袁隆平院士一席谈 袁隆平,江西德安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杰出的杂交水稻育种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于1981年获得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还相继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世界粮食奖、沃尔夫农业奖等多项大奖。 寂寂无闻时就敢于挑战世界权威,名满天下时仍然只专注绿野田园,这一切只因为心中有毕生追求的梦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院士将全部心血倾注于杂交水稻事业,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7年10月,袁隆平院士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问:什么是杂交水稻?与普通水稻相比,它有哪些优势? 答:杂交水稻就是通过将遗传上有一定差异、优良性状互补的两个水稻品种杂交,获得的具有杂种优势的新品种。 与常规栽培稻相比,杂交水稻的产量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杂交水稻自1976年大面积推广以来,已累计推广80亿亩,累计增产稻谷6000亿千克以上,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这些年来,因为我国科学家在杂交水稻领域的不断创新,也使我国成为世界杂交水稻强国。 问:您为什么选择杂交水稻作为研究方向? 答:我上大学时,学的是农业科学。20世纪60年代,在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的育种中,只有水稻育种停滞不前,成为世界性难题,而水稻又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此,我开始研究水稻育种,立志解决我国的粮食短缺问题。 1961年,我在湖南省安江农校的早稻田中,偶然间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它穗大,籽粒饱满,结了十几个8寸多长的稻穗。我如获至宝,等它成熟时,小心翼翼地收下种子。第二年,我在田里用这些种子种了1000多株水稻。让我大失所望的是,子代长得参差不齐,高的高、矮的矮。冷静之后我仔细分析,水稻是自花传粉植物,一般都是纯种,为什么这些子代与亲代存在巨大差异?说明这株野生稻是一株天然的“杂交稻”,也就是说,水稻是能杂交的。这让我对当时的“水稻等自花传粉植物没有杂种优势,不适宜进行杂交”的权威理论产生了怀疑,激发了我研究杂交水稻的兴趣,由此确定了研究方向。 问:据说杂交水稻之所以取得成功,与发现“野败”有很大的关系,您能简单介绍什么是“野败”吗? 答:刚才所说的天然“杂交稻”启发我,水稻中一定有天然的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但雌蕊正常,可以接受外来的花粉而繁殖后代)植株。如果将雄性不育植株作为母本,就可以让它与其他品种杂交来培育杂交水稻。后来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了一株野生的雄性不育水稻,并将它命名为“野败”。 问:有人说发现“野败”是一种偶然,您认同这种观点吗? 答:选育出雄性不育植株,是做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个难题。最初,我们在栽培稻中寻找。在检查了几十万个稻穗后,只找到6株雄性不育植株,而且它们雄性不育的性状无法在后代中保持下去。后来我们改变策略,尝试做远缘杂交,即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1970年,我们终于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的野生稻,就是前面所说的“野败”,而且它雄性不育的性状能够保持下去,这就为研制杂交水稻打开了突破口。 虽然发现“野败”的过程十分艰辛,但我们一直很有信心。因为我们的研究方向很明确,我们也具备专业知识,知道如何分辨雄性不育植株。因此,当遇到“野败”时,我们就能一眼识“宝”。能够成功地发现“野败”,绝不是什么偶然,而是我们多年来持之以恒、克服种种困难的必然结果。 问:您为人类的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答:我的体会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八个字。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汗水意味着任何一项成果都来自深入细致的实干和苦干;灵感是知识、经验、思索和孜孜以求综合在一起升华的产物,它往往在外来因素的刺激下突然产生;机遇看似偶然,但往往又是必然的,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自然界的现象也是如此,偶然背后是必然。科学家的任务,就是要透过偶然性的表面现象,找出隐藏在它背后的自然规律。 问:您在杂交水稻研究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是否也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您能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吗? 答:杂交水稻是我国科技领域自主创新、社会主义协作的成就。它的成功离不开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也是我国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努力协作、合力攻关取得的。我在杂交水稻研究的前沿工作中起了一些带头作用,但我单枪匹马不可能完成,是靠大家合作完成的。 问:您至今还奋战在科研第一线。我们看您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也挺好的,这是否跟坚持锻炼有关呢?您有哪些业余爱好呢? 答:我的爱好比较多,打球、游泳、拉小提琴、阅读等,我都喜欢。爱好会让学习和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还可以促使人在知识、文化等层面上相互交融和相互启发。 问:听说您有两个梦想,您能简单谈谈吗? 答:第一个梦想是“禾下乘凉梦”,这是我曾经做过的梦。我梦见试验田的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梁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同事就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梦想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如果全球一半的稻田种植杂交水稻,所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4亿~5亿人,这将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很大贡献。我还要继续工作,实现我的梦想,向水稻的更高产量攀登。 我最想对高中生说的话: · 人教版《生物学》科学家访谈 一别一年 袁老,真的很想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