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其他文章
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方法
发布者:叶林雅发布时间:2022-03-23 18:55:07阅读(32622) 评论(0) 举报
1.种群密度调查-取样调查法
取样调查法是从被调查的总体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样本)来 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特征值来推算总体特征值的一种调查方法。不同种类的生物取样调查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常见的几种生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
(1)动物——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常用于动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计算公式是:种群中个体总数/重捕个体总数 = 开始标志的个体总数/重捕个体中所含标志的个体总数。
调查的对象是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需要注意的是调查期间没的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标记物对所调查的动物的生命活动无影响。
(2)植物——样方法
样方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活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一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常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样方形状可以多样,但样方的选取必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可以通过随机取样来保证。
注意的事项:除了适用于植物以外,还可以用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样方数量不宜太少。
(3)细菌和酵母菌——显微记数法
将待测样品与等量的已知含量的红细胞混匀后,涂布在载玻片上,经固定染色后(也有不需要染色),在显微镜下随机选取若干个视野进行计数,得出细菌与红细胞的比例,再根据红细胞的含量计算出单位体积内的细菌数目。
也可以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用来计数,具体的操作可以参考教材,采用的是五点取样法,五个中方格的计数,然后进行换算。
(4)昆虫——去除取样法
对于某些隔离带的稳定种群,可以通过连续捕捉一定次数,根据捕获量的减小来估计种群大小。由于每次捕获后不放回,理论上种数量应当越来越少,因此,我们把每次捕获数加到前面所捕获的总数上,得到捕获积累数,以推算种群数量。
注:以捕获积累数为X轴,每次捕获数为Y轴,根据数据描点作直线向右延伸与X轴的交点即为种群估计数。(如图)
另外,黑光灯诱捕法也可以用来种群密度调查,适用范围:适用于趋光性的昆虫。
2.物种丰富度调查
仅仅统计群落中的物种数,不足以全面了解群落的结构,因此,在统计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同时,还可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常用的统计物种数量的方法有两种:
(1)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2)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
例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 )
A.样方法
B.标志重捕法
C.记名计算法
D.取样器取样
解析: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此外,统计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AB正确;统计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C错误;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D错误。故选:AB。
例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调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有翅、趋光性强的昆虫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记名计算法常用于个体较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群落
C.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也可调查某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密度
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原因是土壤小动物的活动能力弱
解析:
调查某有翅、趋光性强的昆虫种群密度可用黑光灯诱捕法,A错误;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记名计算法常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较少的群落,B错误;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也可调查某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密度,C正确;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原因是土壤小动物的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D错误。故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