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智慧教育平台

兴宁市汉芬小学

>学校首页>>学校文章>内容详情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

发布时间: 2024-06-28 08:41 发布单位: 梅州市兴宁市汉芬小学 浏览量: 20 【公开】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

陈彦伯

哈尔滨市铁岭小学校  150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探讨了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设计策略。文章指出,合理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有助于学生整合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然而,目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仍存在形式单一、忽视核心素养培养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多样化作业形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分层作业等策略,旨在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作业;作业设计

引言:伴随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小学数学教育亦是如此。合理设计小学数学作业对于整合和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数学习惯和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阐述了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旨在为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提供借鉴。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意义

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对于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数学习惯和素养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适当的作业练习不仅能够巩固和内化所学的数学概念和原理,更能够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将知识牢牢地植根于脑中,夯实基础数学知识。其次,良好设计的作业不单纯关注知识技能的机械练习,更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此外,恰当的作业设计还应该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设计一些贴近生活、与学生实际经验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优秀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总的来说,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更能为其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二、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面临的问题 

(一)作业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仍以传统的题海操练为主,作业形式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应用题和填充题等有限几种类型。这种做法在巩固和练习基础知识方面具有一定价值,但由于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也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优秀的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形式的多样化,融入开放性问题、探究性任务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动手实践、主动探索,真正体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忽视 

现行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重视计算训练和知识掌握,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则关注不足。这种单纯追求分数和应试教育的取向,容易使学生产生功利化的学习观念,忽视了数学学习应体现的探究和创新精神,同时也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学习品质和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优秀的作业设计应该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作业的各个环节,通过设计开放性、探究性的作业题目,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在实践中培养数学建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内化数学核心素养。

三、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一)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

在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可以设置一个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场合会用到小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发现小数在测量长度、重量、时间等场合的应用,体会学习小数的实际意义和价值。这种开放性作业无固定答案,学生需要动手实践、独立探索,在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可以分成小组,合作完成小数的相关作业。例如,一组同学负责搜集和整理生活中的小数应用实例,另一组同学探究小数的数学性质并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各小组进行分享和讨论,达成统一认知。小组合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还锻炼了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此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作业,将小数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比如模拟超市购物的场景,要求学生根据商品的单价和购买数量,计算出应付的总金额。又如烹饪场景,根据食谱中的分数形式的配料份量,转换为小数的用量。这种情景作业贴近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知识的实用性和黏着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将作业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作业设计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具有现实意义的情境和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小数加减运算时,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购物密切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模拟购物情景进行计算。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小数运算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巧妙地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融入作业设计之中,如计算家用电器的耗电量、估算出行距离和成本等。通过这种贴近生活、富有实践性的作业设计,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他们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当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意义时,必将从内心深处珍视数学学习,主动积极地投入其中。总之,生活化的作业设计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内化、迁移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针对不同需求,设计分层作业

以《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应注意分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基础部分,所有学生均需完成,以巩固小数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技能。这部分可以采用一些小数的加减乘除计算题、填空题等传统形式,系统训练学生对小数的认知和操作技能。而对于发展和拓展部分,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所侧重,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适当的拓展作业。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任务,引导其发挥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比如探索小数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或者探讨为什么小数可以循环等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小数基础较弱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减少拓展部分的难度和数量,多采用一些有趣的情境题或实践操作,巩固小数概念,增强对小数的感性认识。例如,让学生在实践中测量一些长度、重量等,体会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如此一来,作业设计既避免了“一刀切”式的做法,又给有潜力的学生以适度拓展的空间,真正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内涵发展。对于基础部分,坚持系统训练,夯实基本功;对于发展部分,分层设置,满足不同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的来说,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是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举措。作业设计应当突破传统单一模式,采用多样化形式;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增强数学学习的实践性;同时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分层作业。只有这样,小学数学作业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胤.核心素养视角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23:6.

[2]王博.立足核心素养提高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有效性[C].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3:3.

[3]陈锦惠.“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J].亚太教育,2023(18):154-156.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梅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技术运营支持:梅州市教师发展中心&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梅州市教育局(C)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54200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